环境部下属的国立洛东江生物资源馆(馆长:龙硕元)于9月3日宣布,已在淡水生物多样性信息门户网站上发布了我国淡水生物资源的系统整理 “淡水生物种目录整合版”。
此次整合版包括了栖息在淡水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国立洛东江生物资源馆的研究人员与40多位来自大学、机构和研究所的专家合作,审查了国家生物种目录中登记的61230种物种,并从中选出了23221种作为淡水生物进行目录化。
国家生物种目录由环境部所属的国立生物资源馆构建和管理,收录了在我国语境中确认栖息的所有生物。研究团队通过此次调查,确认了全部生物中约38%为淡水生物。这是首份以统计方式展现国内淡水生物多样性的官方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淡水生物是指在生活史中全部或部分时间利用淡水栖息地的种类。根据栖息地可分为三类:仅在水中栖息的种类、在永久或暂时被淡水覆盖的环境中栖息的种类,以及同时在淡水和半咸水环境中栖息的种类。

“淡水生物种目录整合版”在门户网站上以电子书(E-Book)形式提供,任何人都可以免费浏览。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2024年发布的《地球生命报告》,淡水栖息地的生物相较于其他栖息地生物呈现出更快的个体数和物种数下降速度。此次目录可以作为基础资料,帮助确定优先保育对象,应对这种快速下降。
国立洛东江生物资源馆多样性保护研究室主任柳时炫表示:“我们将每年更新该目录,系统管理我国的淡水生物资源,并持续努力提供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