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交易基金(Exchange-Traded Fund, ETF)是个人投资者可以更高效、简便地管理资产的典型金融产品。像基金一样进行多种股票的分散投资,同时能够像股票一样实时交易,因此被称为“股票化的基金”。由于手续费低且透明性高,这种资产运用方式在过去十年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长。
ETF是设计成紧随特定指数(Index)的基金。例如,追踪KOSPI 200、S&P 500、NASDAQ 100等股票指数。投资者通过ETF无需逐个选择个别股票,便可以自动分散投资于构成该指数的数十到数百只股票。这使得个别股票的波动对整体收益率的影响得以减小。
最大的特征是其在证券市场上市,可以像普通股票一样交易。普通公募基金每天只能按基准价交易一次,但ETF可以根据盘中实时价格变化进行买卖。价格透明,流动性相对较高,方便投资者随时做出反应。
ETF的手续费结构也很有吸引力。通常,主动管理基金(Active Fund)会收取1%以上的管理费用,而ETF大部分仅为0.1%左右。因为其管理方式是‘被动的’,不是由经理人为战胜市场选择股票,而是机械地追随指数,所以人工成本和研究费用不高。
自2002年首个ETF在韩国交易所上市以来,市场迅速壮大。最初以简单指数型为主流,但近年来已多样化为特定产业、原材料、债券、海外资产、主题型等。例如,有许多产品瞄准像”美国半导体ETF”、“二次电池主题ETF”这样的特定领域的上升。原材料ETF提供了轻松接触黄金、白银、原油等的通道。
杠杆和反向ETF在个人投资者中也很受欢迎。结构上追踪指数涨幅的两倍,或相反在指数下跌时获得收益。但由于这些产品的收益率每天重新设置,因此不适合长期投资,并伴有较高波动性和风险。
最近,主动ETF也开始出现。以指数为基础,但运营公司拥有部分决策权进行股票调整。是结合被动与主动灵活性优点的尝试。美国和韩国的市场都在迅速扩大。
ETF在税收优惠方面也有优势。在韩国,免征与股票同样的出售所得税,仅征收股息所得税。此外,利用海外ETF能便利地投资全球资产,对多样化资产组合也很有效。
降低投资门槛的ETF已成为不仅个人,也在机构资产运用中的必需品。在长远视角下进行分散投资的策略中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手段。不过,各ETF的基础资产、运营方式、手续费等各不相同,在投资前仔细确认产品结构非常重要。
ETF不仅仅是“便宜的基金”,而逐渐演变为投资策略的核心工具。市场的读取和响应能力,以及结构的理解与选择眼光同样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