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全州柳氏三山古宅被指定为国家民俗文化遗产

Photo of author

By Global Team

安东全州柳氏三山古宅被指定为国家民俗文化遗产。

国家遗产厅(厅长许敏)宣布位于庆尚北道安东市礼安面的「安东全州柳氏三山古宅」被指定为国家民俗文化遗产。

三山古宅是供奉三山柳正源(1702~1761)香火千位的古宅,据信由他的父亲参判公柳锡九在癸酉年(1693)建造。目前已有330多年的历史。香火千位意指地方儒林为了纪念对儒学发展有巨大贡献或德望高尚的人物而永远供奉于祠堂的神位。

安寨全景(图片提供=国家遗产厅)
安寨全景(图片提供=国家遗产厅)

宅号‘三山’缘于柳正源从古宅中间房间向南眺望,前山的三座山峰井然有序地排列而得名,后来也成为村庄的名字。

古宅由安寨、舍廊房、祠堂、畜舍、大门房等五栋组成。虽然是庆北北部地区典型的ㅁ字型院落结构,但安寨与舍廊房是独立建筑,内外空间分隔明显。建筑的门窗、窗格、栏杆结构等保存了朝鲜后期班家建筑的特色。

安寨的布局为将内室和大厅并排设置,以大厅为中心在两侧安排内室和西座,与安东地区传统结构略有不同。安寨正寝为一字形的翼褶屋顶,而左右翼舍和中门房则为ㄷ字型布局,推测这是由于建筑时期不同而显示出简洁的屋顶形态。

舍廊房全景(图片提供=国家遗产厅)
舍廊房全景(图片提供=国家遗产厅)

柳正源毕生钻研《周易》,撰写了《易解参考》和《河洛要义》。他曾任县监,并作为思悼世子的师傅活动,担任大司谏和户曹参议。在地方官任职期间,他施以善政,多次在丁若镛的《牧民心书》中被记录为模范案例,其声望甚高。后人继承其学问,开港期和日据时期则有十多位独立运动家出世,领导安东地区的社会运动。

国家遗产厅计划对三山古宅进行系统的保护和管理,并作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加以利用。同时,将继续积极开展新发掘和指定具有历史和学术价值的民俗文化遗产的工作。

祠堂全景(图片提供=国家遗产厅)
祠堂全景(图片提供=国家遗产厅)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