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夜,气温接近36度。和朋友们喝了一杯后,心情有些感伤地漫步在江边。虽然天气炎热,但宁静的河风却抚慰了寂寞的心情。然而,这只是暂时的。为了避开从对面奔跑过来的一群人,我得靠边走。刚想喘口气,另一群人又跑来了。远处又有一队,后面还有一队。这情景让人联想到军队训练。这些人为什么要在这样炎热的夏夜跑步呢?
最近,跑步不仅仅是一种运动,它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趋势。各种跑步爱好者俱乐部迅速兴起,甚至跑鞋品牌也成为了一种潮流。未来,这一趋势可能会进一步扩散。审视跑步热潮的文化背景,重新思考作为一名业余跑者我为什么要坚持跑步。

人类必须奔跑才能生存。
从原始时代起,我们就听说过人类是为奔跑而进化的动物。原始人类通过狩猎维持生计,而狩猎过程中最关键的能力就是奔跑。人类在数万年间一直在奔跑。
今天如果我不跑步,我所爱的人可能会挨饿。在那种情境下,人类不得不连续奔跑数日,并猎捕如房屋般庞大的猎物。为了躲避猛兽的追捕,他们全力奔跑,不停地奔跑。人类与跑步天生就是无法分割的密切关系。
马拉松的浪漫,希腊特托南的传说
跑步的话题中不得不提到马拉松。这是跑步的最终阶段,需跑完42.195公里的距离。对我们而言,它可能是通过某位漫画作家挑战成功的场景而变得熟悉,但实际上42.195公里就等同于从首尔到水原的距离。对某些人来说,马拉松是一生的愿望清单,如此伟大的距离。
马拉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2500年前,即公元前490年希腊雅典和波斯帝国之间的“马拉松战役”。当时雅典只是一个如同今天首尔区级的城市国家,而对手则是横跨亚欧大陆的大帝国波斯。结果出人意料,雅典打败了大帝国。
为了传达胜利的消息,一名叫做‘费迪皮德斯’的士兵被选中。他全副武装地奔跑,将胜利的消息告知雅典市民:“我们赢了!”然而就在那一刻,他倒下并去世了。后来的世人将他奔跑的距离记为约42公里,并以此为如今马拉松传说的开端。
虽然这个故事是历史与传说的混合,但真实的记录显示,费迪皮德斯其实从马拉松跑到雅典后,再奔跑约240公里至斯巴达请求援军。然而在人们的记忆中,成为‘死亡信使’的这名士兵的故事更为鲜明。1896年,随着现代奥运会首次马拉松赛的举行,传说得以重生。
如今的马拉松已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体育运动,而是对人类极限的象征。贯穿城市的马拉松比赛已成为庆典,而跑步已超越健康成为一种生活方式。2500年前一名士兵的传说至今仍然激励着我们的心。
跑,福里斯特,跑
在电影《阿甘正传》中,女主角珍妮对被恶棍追逐的小福里斯特高喊:“跑,福里斯特,跑!”
从那一刻起,跑步改变了他的生活。福里斯特通过奔跑逃脱了欺凌,吸引了橄榄球队教练的注意进入大学。在越战中,他穿越丛林,拯救了战友。年轻时,他的跑步总是有明确的目标。
但在电影的后半部分,福里斯特的跑步却没有了理由。他所爱的珍妮离开了,母亲也过世了,他创立的公司由合伙人丹中尉顺利经营。他不再为任何目的而奔跑,只是单纯地穿越美国大陆奔跑。人们问道:“为什么要跑,福里斯特?” 但他最终无法回答。
今天韩国社会的跑步热潮或许与此相似。充满辛苦和难以言表的故事,众多为了各自战争而奋斗的年轻人们也在奔跑。对于某些人而言,跑步是一种无需理由的行为。他们只是沿着属于自己的路奔跑的无数‘韩国福里斯特·甘普’而已。
疫情时期,涌向高尔夫球场的年轻人们回归了。
疫情期间,年轻族群中掀起了强烈的高尔夫热潮。大量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涌向高尔夫球场,相关品牌商品如同长了翅膀般畅销。有一段时间,这种趋势似乎不会轻易消退。然而,随着疫情的减弱,情况发生了变化。年轻世代的高尔夫热潮迅速冷却下来。
最主要的原因是成本。高尔夫和奢侈品消费一样,虽然作为‘社交媒体认证道具’可行,但几乎没有经济实力能维持数年。高档运动令人望而却步的门槛最终让MZ世代选择了退缩。
而这一空位被跑步所取代。跑步是一项不需要特殊装备或场所的最古老且最容易接触的运动。无论是谁,只需穿上球鞋,随时可以上街奔跑。随着时尚和品牌价值的附加,跑步不再仅仅是单纯的运动,而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实际上,与跑步鞋相关的时尚单品已被年轻一代视为一种风格,带动了新趋势的发展。这显示出跑步热潮不仅是韩国特有的现象,已经演变为全球性潮流。
疫情留下的遗产不仅仅是简单的防疫记忆。对于某些人而言,是对‘高尔夫狂热的记忆’,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是‘跑步的开始’。而现在,在街上奔跑的众多年轻跑者用身体证明了这种变化。
我们为什么要奔跑
要回答“为什么奔跑?”这个问题并不容易。然而,跑步的科学效益早已被反复验证。预防心血管疾病、预防慢性病、多巴胺分泌效果等,跑步的优势无论东西古今都被反复强调。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跑步的医学价值将继续被书写和传颂。
但我们热衷于跑步的理由并不仅仅是医学效果。跑步是人类所有身体活动的基础。最激烈运动的选手需要在5回合25分钟内坚持跑步。需要更极限动作的拳击手则必须在拳台上奔跑长达40分钟。山地运动员、舞者甚至日常行走的普通步伐都是跑步的一部分。跑步不仅是快速达到目标的手段,同时也是自我反思的过程。
因此,跑步常被称为生活的隐喻。大家都在相同的路上奔跑,但各自的速度、节奏、姿态和目的地有所不同。有的人快速奔跑,匆匆而过更多风景;而另一些则慢跑,在路上沉思。这种差异正是人生的缩影。
跑步热潮似乎永不降温。这阵热风让我们更健康、更具思考,让社会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即便不跑全程马拉松也无妨。天气转暖时,何不沿着汉江慢跑呢。
为了我们所有人的健康早晨,笔者也将超越被动的跑步,开始真正的奔跑。
跑起来,大家都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