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社员一结束会议就立即收拾桌子的原因非常简单。他利用AI从会议记录的撰写到工作整理,自动捕捉工作流程。
与之相反,同团队的另一位新员工每次会议结束时都会感到茫然。会议虽长,但最终谁该做什么、做了哪些决定却模糊不清。尝试撰写会议记录时,发言交错,关键内容瞬间飘过。上司要求“整理会议内容”,从哪里下手都很困难,计划和执行都显得模糊。
这样的会议留下的不是效率,而是混乱。特别是对于缺乏经验的新员工来说,会议不仅不是信息的传达,而是压力源。未被整理的会议会拖累整个组织,而不知道“会议后该做什么”的员工会迷失方向。
AI正在弥补这一局限。不仅是简单的会议记录编写,逐步引入了帮助整理会议目的、决策事宜和执行任务的技术。提供语音识别、说话者分离、关键词提取、总结整理,以及按发言者整理和指定负责人。会议中做出的决策和责任人明确,工作方向也更加清晰。
这种功能对初入职场的员工特别有用。只需将会议语音或笔记复制并粘贴到AI中,并请求“整理出主要决策事项和负责人”、“总结每个发言的主题”、“区分会议目的、达成的结果以及下一步行动”等,会议内容即可自动整理。基于初稿文件,可以轻松撰写报告或会议结果分享邮件。
在提问前赋予角色会提高响应质量。如果输入“你现在是会议专业秘书,请整理这份会议记录”,AI会根据情况构建适当的句子和语调。不仅能简单总结,还能以执行为中心整理会议目的。

在韩国,会议专用AI服务也得到广泛应用。Naver的ClovaNote具有多语言识别、企业专用术语注册和强大的安全功能,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会议记录服务。会议中还提供便签和书签功能。

Maum AI的Maum会议记录仅需上传语音文件即可自动生成会议记录,具有多种文档格式保存和对话编辑功能,适合实务应用。

Solunote 主要在公共机构中推广,具有高安全性和高语音识别准确性。

然而,记录或AI输入会议内容时,一定要得到成员的同意。此外,AI整理的内容仅是辅助,核心判断依然需要人来完成。虽然总结可能很快,但方向需要组织来决定。
会议的本质不是说得长,而是准确整理并执行。AI是辅助实现这一本质的工具。对新员工而言,所需要的不是更多的会议,而是更清晰的工作结构。如果AI能够帮助构建这种结构,那么会议和工作都可以变得更加简洁。减少即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