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市于6月26日正式公告修订《2030城市与居住环境整顿基本规划》,并宣布将立即施行三项与整顿项目相关的限制解除措施。这是继今年1至2月发布相关政策后,时隔5个月正式具备法律效力,旨在为开发收益性较低地区的整顿项目提供实质性支持。
市政府已于3月完成居民公示,4月征求市议会意见,并在5月通过都市规划委员会的审议,迅速完成了全部行政程序。此次修订案主要包括三项限制解除措施,即“放宽高度限制地区的公共捐献义务”“设置立体公园时放宽容积率限制”以及“细化地铁站周边准住宅用途上调的适用标准”,并新增了“事前审议制度”。
“放宽高度限制地区的公共捐献义务”是指对位于高度管制区、景观管制区、文化遗产或学校周边等高度受限区域的项目,降低其需承担的公共捐献比重。在一般地区,开发商需捐献上调用途面积的10%,而在高度限制地区,仅需依据额外获取的容积率部分进行捐献。

“立体公园制度”是指在整顿项目中将设置的公园面积计入建筑用地面积,从而增加可建住宅数量。该制度适用于具备创意设计和公共性的再开发、重建项目,容积率的放宽将综合考虑公园品质、地价等因素,采取差别化方式适用。
“地铁站周边准住宅用途上调”方面,主要适用于地铁站250米(最多可达350米)半径范围内、公告地价低于首尔市平均水平的整顿区域。市政府将综合考虑区域内是否具备容纳复合用途的可能性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情况,决定是否允许用途上调。
“事前审议制度”则简化了整顿计划的立案程序,在未取得居民同意率的情况下,也可同步进行都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预计这一制度将最多可缩短整顿区域指定流程6个月。包括目前约50个快速整合计划候选地在内的所有新候选地均适用该制度。
不过,在居民之间存在意见分歧的区域,由区政府首长先行确认同意率,若反对率超过20%(公共再开发项目为25%),则需优先进行重新审查程序。
首尔市方面表示,此次限制放宽政策将在防止无序密度增加的同时,聚焦对真正需要支持的地区提供帮助,有望为城市内部建立更加均衡的住房供应基础。修订后的相关内容可通过《首尔市报》、首尔市官网及“整顿事业信息一览”平台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