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江北区在9月29日于区政府策划会议室与江北区幼儿园联合会、慈村管理社会协同组合一同签署了“牛奶盒分离投放及收集促进基础建设”的业务协议。
此次协议是为了强化高回收价值的牛奶盒的分离投放体系,并实现生活废弃物的减量化。虽然牛奶盒是由100%天然纸浆制成,可以再利用为卫生纸等,但由于经常与普通纸类一起投放,全国平均回收率仅停留在13.9%。
江北区通过此次协议,将在幼儿园直接收集产生的牛奶盒,并与民间团体合作,开展交换业务,以强化资源循环体系。
江北区幼儿园联合会从10月起,针对管内的35个幼儿园(公立24所,民间8所,家庭3所)开展牛奶盒收集及交换业务的试点运营。每个幼儿园将提供专用收集箱和量制垃圾袋,收集到的牛奶盒将被转移到江北再生资源分类处理设施中,经过筛选和压缩过程后交给专业回收公司。区政府计划通过这一举措,提高幼儿的环境教育效果,并推广生活中的资源循环实践文化。
这一试点项目将逐步扩大。区政府计划到2026年,将参与对象扩大到幼儿园、学校、咖啡店等,并每季度新增10个参与机构,最终运营至75个场所。
与此同时,慈村管理社会协同组合将面向居民运营“牛奶盒交换业务”。该协同组合位于江北区仁秀洞,是一个以居民为主导的社区,持续开展资源循环活动和生活环境改善项目。此次项目的形式是居民将1公斤的牛奶盒收集起来,便可用一个卫生纸卷进行交换,旨在推广区域中心的分离投放文化。
江北区区长李顺姬说道:“孩子们喝完的牛奶盒再生成为资源,通过居民参与创造新的价值形成良性循环结构,是本次协议的核心。”她还表示:“幼儿园、民间团体、区政府将齐心协力,努力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循环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