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山林科学院宣布,将在庆南地区的山火受灾地应用松茸人工栽培技术进行森林复原。
此次应用的技术是将接种松茸菌的3至5年生幼松苗进行种植。国立山林科学院在江原道高城和洪川的试验林进行了约20年的实证实验,并通过实际松茸出现的案例,验证了其在现场应用的可能性。

高城试验林是在1996年山火灾害后形成的松树林。2007年植入了27株松茸感染苗后,2023年首次出现了5个松茸,2024年又确认了1个个体。
洪川试验林于1995年成立,并在2001年至2015年间共移植了192株感染苗。2010年首次出现松茸,从2017年开始连续8年出现,共报告了70个个体。
国立山林科学院计划基于这一研究结果,在庆南地区进行森林复原,同时致力于提高当地林业从业者的收入。为此,他们将举办面向当地居民的说明会,并积极推动技术转让。
山林微生物利用研究课的朴应俊科长表示:“通过长期的数据分析,科学上证实了松茸感染苗内也可以出现松茸,”并表示“期待此次技术能帮助山村居民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