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 指挥者与被指挥者]

Photo of author

By Global Team

“历史上最安静的权力转换已经开始。”

“你曾经使用过ChatGPT吗?”

输入命令并查看结果的那一刻, 你就已经向人工智能下达了指令。即便仅仅一次使用经验, 你也已踏入人工智能时代的权力结构。

人工智能重新划定了权力的边界。发布命令的人与接收命令的人。其间技术无色无味的界限变得格外明显。在ChatGPT、Claude、Gemini等生成型AI成为日常之际, 社会结构中形成了分属指挥与被指挥的阶级。

世界经济论坛预测, 在未来五年内, 整体职业的四分之一将改变, 最多可能有2600万个职位消失。企业不再将人工智能视为简单工具, 而是作为策略制定和决策支持的核心资产。关键在于, 人们能向人工智能下达什么样的指令。

发布命令的人理解技术的限制, 并学习如何最大限度使用它们。他们同时把握人工智能的错误和可能性, 并通过人类独有的情感判断和非结构化信息弥补其空白。

通过人工智能提示生成的图像
通过人工智能提示生成的图像

创造力、共情能力、复杂决策能力是这一阶层的核心资产。他们将人工智能视为工具而非威胁。在自动化处理重复性任务的同时, 他们专注于更具创意和战略性的任务。

世界主要大学也正在进行教育改革。哈佛、斯坦福和MIT已转向以逻辑、讨论和设计思维为中心的教育, 而硅谷则限制IT设备的使用, 强调阅读和思考中枢。他们试图恢复人类独有的思考能力。

而另一方面, 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依赖于人工智能的答复或处于控制之中。由于人工智能可以处理复杂的问题, 人们仅需轻松使用它。问题在于, 故此思考停止。

如果不创造问题, 就无法发布指令。使用技术和为技术指引方向是不同的。如今, 许多人停留在这一界限。

通过人工智能提示生成的图像
通过人工智能提示生成的图像

例如, 可以请求ChatGPT撰写文章, 但并没有解释应采取何种角度, 或何以此类方向重要。虽然AI提供便利, 人们却不再思考。如果这一情况反复, 我们将不再是使用工具的人, 而是依赖工具的人。

问题在于教育结构。目前仍是以寻找正确答案为主。在既定框架内熟记和快速解答的人成为优等生。然而, 这种能力是人工智能最擅长的。AI比人更精确、更快捷。这不是人类可以胜出的领域。

社会教会了人们“如何使用技术”, 却未曾教会他们“驾驭技术的力量”。人们需要创造问题而非消费结果, 并转移到参与决策的位置。否则, 人工智能将成为“决策者”, 而人类将固守于顺从者的位置。

客服工作正被聊天机器人所取代。生成模型负责初稿乃至编辑的内容制作。交易员被算法替代。法律助理、会计师、教师、司机等重复和规则为基础的职务是人工智能的直接瞄准领域。

在美国, 人工智能已通过律师考试, 医疗领域也报告了AI诊断的准确率高于人类专家的案例。自动驾驶车辆正在取代人类司机。Waymo和Zoox已经商业化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

高学历和高薪再也不能成为盾牌。相反, 数据分析或文档处理等结构化工作的高收入专业人士更容易成为人工智能的直接目标。

Waymo 公司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
Waymo 公司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

现在问题只有一个。谁是向人工智能下达命令的人?反之,谁又是根据指令行事的人?技术对所有人已不再同等运作。

开发人工智能的人是少数。但现在每个人都可以与人工智能对话并使其工作。问题是如何表达才能获得想要的结果。了解如何问问题的人将会获得机会。如果不掌握,它只能被迫在既定系统内随波逐流。

现在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 还需要社会共识。如果不惧怕人工智能, 上传了解并能够利用它的知识便成为新的生存条件。

技术并非中立。在能够运用技术的人与无法驾驭技术的人之间, 黑暗裂缝正在加剧。我们下一步该走哪条路已经很清楚:是要成为发布指令者, 还是仍旧被动地接受指令。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