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历史探访记第九卷:江北的历史与人们》

Photo of author

By Global Team

서울역사편찬원이与市民和历史学家一起考察记录北汉江地区主要社区的《首尔历史探访记》第九卷“江北的历史与人们”已出版。本书追溯了江北地区各处遗留的历史痕迹,探讨了首尔这座城市是如何累积和再生产记忆的。

自2004年以来,首尔历史编纂院每年运营与市民和历史学家共同探究首尔近现代史的“首尔历史文化探访”项目。第九卷基于2024年全年进行的探访结果,以东大门、清凉里、解放村、梨泰院、昌信洞、东大门·化杨洞、麻浦、昌洞、仁峴洞印刷街等7个地区为中心制作。

本书围绕“交通、产业、休闲、人物、移民”的主题,以讲故事的方式解读了各地区的历史形成过程。特别是在急速发展的同时,在江北地区仍然保留着过去痕迹的变化,通过市民的视角展示了这一变化,提高了作为日常历史探访书的价值。

书中提到,东大门是朝鲜时代汉阳都城的关门,也是有轨电车运行的近代交通起点,是交通与产业交织发展的代表性地区。在六·二五战争后,避难民将美国军部队剩余的布料制作成衣服售卖,这成为今日东大门服装产业的起源。当时,昌信洞缝制工厂负责生产,使得东大门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为可进行从服装企划到生产的产业集聚地。

解放村和梨泰院则是在战争和殖民地痕迹中形成的村落。梨泰院是日俄战争前后,日本军队在龙山一带设立军事基地后,原住民迁移而成的,解放村则是在日本殖民统治末期神社基地上形成的。光复后,美军部队进驻,使得开发长期缓慢,但如今已成为可以享受多样美食和文化的名胜。

《首尔历史探访记 第九卷》重温了在快速发展的潮流中仍保存着首尔近现代史的江北地区的空间意义。由于城市的原型相对完好保存,江北作为“记忆的场所”,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与历史共存的地区方面,本书意义更加突出。

首尔历史编纂院通过此次探访记充实地展现了各社区的形成与变化,并恢复消失或变形的痕迹,助力市民共同阅读首尔的历史。

《首尔历史探访记 第九卷:江北的历史与人们》从9月30日起可在在线“首尔书店”购买,并在首尔历史编纂院网站及首尔市内公共图书馆可阅览电子书。

首尔历史编纂院院长李相培表示:“希望此次探访记成为市民对自己居住的社区的历史产生兴趣,并为继续传承首尔的历史而努力的契机。”

댓글 남기기